在之前的「我們為何總在愛情裡受傷?」一文中我們初步介紹了依附理論及成人依附風格的相關研究。雖然在心理學中我們稱Bowlby為依附理論之父,且Bowlby將依附定義為「情感性的連結」。然而到底什麼是「情感性連結」,Bowlby本人也未詳細說明與探討。
事實上依附的概念從心理分析學派開始便有提及與討論。因此本篇便是要從歷史上依附概念的角度介紹依附理論的發展。我們先從早期的精神分析觀點與阿德勒的自體心理學觀點談起:
一、精神分析理論觀點
早期精神分析對依附的觀點認為,個體建立依附的時間點在性心理發展階段當中的口腔期。幼兒透過母親的照顧與哺喂來滿足自身的需求,與在此關係之上建立起所謂的依附關係。而當幼兒與母親分離時產生的焦慮則是來自幼兒認為「母親的離開等同於身體需求無法被滿足」的訊息。也可以說,在早期精神分析觀點中,依附是建立在本我本能的動機需求滿足上。是一種生物性、本能性的概念。
二、阿德勒的個體(自體/自我)心理學派觀點
阿德勒反對佛洛伊德對人性本能的潛意識決定之假定、性與攻擊本能的看法。且特別強調自我(ego)在心智發展上的重要性。
自體心理學家認為,新生兒在初出生時並無能力區分自體(自我)與客體(他人)。在剛出生的階段,個體雖是透過他人(母親)的照顧而得以生存。但同時這階段的新生兒會認為自身是無所不能的──因為在他眼中的世界一直都是能隨時得到滿足且安全的。
直到隨年齡增長、經驗的增加。個體逐漸體認到自身並非無所不能,且開始浮現「自我」的意識──意即個體逐漸意識到自身與他人的不同與獨特性,同時也意識到自身的無力與脆弱。因此開始與照顧者(主要是母親)建立起依附關係以降低因自我意識浮現隨之而來的不安全感。對自體心理學派的觀點來說,幼兒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是一種情感上的滿足而非肉體本能需求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