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注意與意識(八):認知心理學中的意識研究 - 心理學X檔案
篇名
注意與意識(八):認知心理學中的意識研究 -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41230

意識(Consciousness)是認知心理學中最核心卻最難以定義的概念之一。心理學家試圖通過定義意識、研究其在心理歷程中的作用,進一步探索心智活動的表現與本質。同時,研究表明,心理歷程中還存在大量的前意識處理(Preconscious Processing),它以非意識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行為與決策。本文將介紹心理學家對意識的定義與研究,並探討前意識處理及促發(priming)現象的相關研究。

一、意識在心理歷程中的定義與研究

(一)意識的定義
意識是指個體對自身內在狀態與外部環境的主觀感知與認知。它是認知心理學研究的核心,但由於其主觀性和動態特性,對意識的定義和研究方法眾說紛紜。
心理學家 Ericsson 和 Simon(1984) 對意識進行了操作化定義,認為意識可以通過個體的口語報告(verbal report)來測量。他們強調,意識活動是可以通過語言進行表達的,並且提出了一套口語報告法來捕捉個體的注意與思考歷程。然而,他們也承認,口語報告可能無法完全反映所有心理活動,特別是那些不易言說的部分。
另一方面,Nisbett 和 Wilson(1977) 在其經典研究中質疑了個體對自身心理歷程的意識能力。他們指出,許多決策和行為是基於隱藏的心理過程,個體對這些過程的知覺往往是模糊甚至不準確的。他們提出,「人們能夠察覺到自己的行為結果,但通常無法正確地意識到這些行為的原因」。

(二)意識與非意識的比較
在心理學中,意識與非意識的關係是研究的焦點:

  1. 意識處理:需要主觀注意,通常較慢但靈活,適用於解決新問題或應對複雜情境。
  2. 非意識處理:通常快速且自動化,涉及習慣性行為或重複性任務,個體無需主動關注即可完成。

二、前意識處理與促發研究

(一)前意識處理的定義
前意識處理(Preconscious Processing)指那些未被有意識地察覺,但仍能對個體的行為和認知產生影響的心理過程。這類處理通常發生在感官信息輸入與意識認知之間的中間地帶。

(二)促發(Priming)作為研究工具
促發現象是一種前意識處理的經典表現,指先前呈現的刺激(促發刺激)會影響後續刺激的處理。促發研究揭示了非意識過程如何影響個體的認知與行為。
以下是幾項重要的促發實驗:

  1. Meyer 和 Schvaneveldt(1971):語意促發研究
    (1)研究設計:他們要求受試者判斷兩個詞是否相關(如「BREAD」和「BUTTER」),並測量反應時間。
    (2)發現:當兩個詞在語意上相關時,受試者的反應時間顯著縮短,表明語意聯繫已經在前意識層面被激活。
    (3)意義:語意促發證明了前意識處理的影響,即使個體未有意識地分析兩個詞的關係。
  2. Bargh 和 Pietromonaco(1982):社會判斷中的促發
    (1)研究設計:研究人員無意識地向受試者呈現與「敵意」相關的詞語(如「敵人」、「攻擊」),然後要求他們評價一個中性人的性格。
    (2)發現:被促發了敵意相關詞語的受試者更可能將中性人的行為解讀為不友善。
    (3)意義:這項研究揭示了非意識刺激如何影響社會認知和人際判斷。
  3. Marcel(1983):視覺遮蔽促發
    (1)研究設計:在極短時間內呈現一個單詞(如「APPLE」),接著用一個遮蔽刺激(如一串亂碼)覆蓋單詞,然後測試受試者是否能識別單詞。
    (2)發現:即使受試者聲稱未看到單詞,但他們的後續反應表明單詞的意義已經被處理。
    (3)意義:這項實驗強調了前意識處理的深層作用,甚至可以超越主觀意識的範圍。

三、前意識處理的應用與影響

(一)廣告與行銷
促發技術常被用於廣告設計中,通過隱含信息激發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例如,展示與清新相關的圖像(如藍天、綠地)可能會促使消費者選擇環保產品。

(二)行為矯正
研究表明,正面促發(如暴露於積極詞語)可以提高學習者的動機,幫助他們更快地達成學習目標。

(三)臨床心理學
促發技術被用於探索患者的潛在情緒和認知偏差,例如在治療焦慮症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時,識別患者的無意識負面聯想。

四、促發研究的挑戰與未來方向

(一)個體差異的影響
促發效應的強度可能因個體的知識背景、文化經驗及當前狀態而異。例如,熟悉某語言的個體可能對語言促發更加敏感。

(二)意識與非意識的界線
如何準確界定意識與非意識處理的邊界仍是挑戰。當前的神經科學研究(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正在探索意識處理和前意識處理的腦區差異。

(三)促發的倫理問題
在廣告或政治宣傳中使用促發技術可能會引發倫理爭議。如何規範其使用以保護個體的自由意志,是未來研究的關鍵。

參考文獻

  • Ericsson, K. A., & Simon, H. A. (1984). Protocol Analysis: Verbal Reports as Data. MIT Press.
  • Nisbett, R. E., & Wilson, T. D. (1977). Telling more than we can know: Verbal reports on mental processes. Psychological Review, 84(3), 231–259.
  • Meyer, D. E., & Schvaneveldt, R. W. (1971). Facilitation in recognizing pairs of words: Evidence of a dependence between retrieval operation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90(2), 227–234.
  • Bargh, J. A., & Pietromonaco, P. (1982). 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social perception: The influence of trait information presented outside of conscious awareness on impression 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3(3), 437–449.
  • Marcel, A. J. (1983).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perception: Experiments on visual masking and word recogni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15(2), 197–237.
延伸學習
關鍵詞
認知心理學、意識、心理歷程、前意識處理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心理學相關課程,
請填妥下列相關資料,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課程內容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Email 或 Line ID
姓名
電話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