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自我物化(一):理論篇 - 心理學X檔案
篇名
自我物化(一):理論篇 -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41021

前言

自我物化與物化理論,學習心理學的許多人可能聽過但並不清楚這兩個概念到底在說些什麼,也可能並不清楚這兩個概念在學術上的關聯性。今天這系列的文章就要來簡單介紹一下這兩個概念的關係以及影響。

物化

物化 (reification) 是一個社會學和哲學中的重要概念,最早由匈牙利學者 (György Lukács)(盧卡奇·喬治) 在其1923年出版的《歷史與階級意識》(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一書中提出。這一概念旨在探討資本主義社會中,人類的社會關係如何被轉變為物的關係,人類活動的產品反而反過來主宰人們的生活,導致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被「物化」。

盧卡奇的物化概念是對馬克思異化理論的延伸和深化。馬克思的異化理論集中於勞動者在生產中的疏離,而盧卡奇的物化則擴展到整個資本主義社會,揭示了資本主義如何將人類生活的各個面向都變得像對待物品一般。在這一過程中,社會關係被簡化為市場中的交易關係,讓人們無法清晰地理解自身與社會的聯繫,最終加深了社會的異化現象。

自我物化

自我物化的概念大多數人可能是在讀到心理學教科書中關於厭食症成因的相關的解釋時會接觸到的。此一概念由兩位關注女性情緒、身體與心理及社會影響的重要女性心理學家Barbara L. Fredrickson與Tomi-Ann Roberts 於1997年發表的物化/客體化理論的文獻:”Objectification Theory: 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中提出。

該文獻的主軸在討論「身體」此一概念在心理學中不應只視為生理、神經、基因上的變項,而應考慮社會文化脈絡的影響。以及定義自我物化/客體化是一種內化社會文化價值/凝視的認知基模的運作。特徵為外貌自我監控、內化外部標準、身體羞恥、身體監控(將身體視為物體)、情緒與心理的困擾(心理健康風險)。

自我物化的特徵

自我物化 (Self-objectification) 是指個人將自己視為一個「物件」或「工具」,而非完整的人,主要基於他人眼中的評價和外在標準來定義自我價值。用來解釋性別不平等如何影響個體的自我認知,特別是女性。以下是文獻內提到自我物化會有的特徵:

  • 將自身的身體或外表視為主要的價值來源,忽視其他內在的能力、情感或個性。
  • 內化社會對個體的外在標準,並以此評價自己。例如,認為自己的外貌是否符合社會的審美標準是自身成功或價值的主要指標。
  • 過度自我監控(Self-surveillance),個人持續注意自己的外表,擔心是否符合他人期待。
  • 心理上的疏離感,因為專注於維持外部形象而忽視自己的內在需求與感受。

近期一篇2020的後設分析(meta analysis )的回顧研究中部分肯定了自我物化對認知功能的負向影響。且有些研究的結果也發現自我物化對認知的負向影響不僅侷限於女性,男性也會發生。但在比例上與影響程度上仍是女性較高。

參考文獻

Fredrickson, B. L., & Roberts, T.-A. (1997). Objectification Theory: Toward Understanding Women’s Lived Experiences and Mental Health Risk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21(2), 173-206.

Winn L, Cornelius R. Self-Objectification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Front Psychol. 2020 Jan 28;11:20. doi: 10.3389/fpsyg.2020.00020. Erratum in: Front Psychol. 2020 Mar 13;11:477. doi: 10.3389/fpsyg.2020.00477. PMID: 32047457; PMCID: PMC6997128.

延伸學習
關鍵詞
物化、自我物化、內化社會、自我監控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心理學相關課程,
請填妥下列相關資料,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課程內容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Email 或 Line ID
姓名
電話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