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自我的兩種樣態:獨立我與相依我 - 心理學X檔案
篇名
自我的兩種樣態:獨立我與相依我 -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50320

在社會心理學中,「自我建構(self-construal)」指的是個體如何理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這影響了自我認同、行為動機和社會互動。Markus 和 Kitayama(1991) 提出兩種主要的自我建構方式:獨立我(Independent Self) 和 相依我(Interdependent Self),並指出這兩種自我概念受到文化影響,且在不同社會環境中具有不同的適應價值。

  1. 獨立我(Independent Self)與相依我(Interdependent Self)的內涵
    (1)獨立我(Independent Self)
    獨立我是「個人主義文化(individualistic cultures)」較常見的自我概念,特徵包括:
    • 自我作為獨立實體:個體視自己為與他人分離的存在,具有獨立的思想、信念與情感。
    • 內在特質決定行為:個體的行為主要由個人價值觀、動機和特質驅動,而非社會角色或外在環境影響。
    • 自我表達與個人成就:個體強調個人目標、表現與競爭,並傾向於追求個人成就。
    • 社會互動較為自主:人際關係建立在個人選擇的基礎上,且較具彈性,例如朋友關係可以依據興趣與需求變動。
    • 情緒與行為較直率:個體較少壓抑情緒,傾向直接表達內在感受與想法。
    ■ 例子
    • 美國文化強調「Be yourself」(做自己),鼓勵個體展現獨特性,如在面試或學校申請中,應展現個人特色與成就。
    • 西方企業文化強調個人績效,晉升通常基於個人能力,而非人際關係。
    (2)相依我(Interdependent Self)
    相依我是集體主義文化(collectivistic cultures)較常見的自我概念,特徵包括:
    • 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個體認為自己與群體密不可分,強調與他人的關係與社會責任。
    • 行為受社會角色影響:個體的行為受文化規範、社會角色與人際關係影響,較少依據內在特質決策。
    • 維護人際和諧:個體強調與他人協調,避免衝突,較少展現強烈的個人意見或需求。
    • 社會互動具有長期性:人際關係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例如家庭、同事和朋友關係多由社會義務維持。
    • 抑制情緒與間接表達:個體較少直接表達個人情緒,而是透過非語言線索或間接方式表達需求與意見。
    ■ 例子
    • 日本文化強調「和」(harmony),在職場中,員工較不會直接批評上司,而是以委婉方式表達意見。
    • 台灣、韓國等國家的學生在學校中,通常會避免過度表現,以符合群體標準並避免「出頭鳥」現象。
  2. 獨立我與相依我的比較
    比較項目 獨立我(Independent Self) 相依我(Interdependent Self)
    文化背景 個人主義文化(美國、加拿大) 集體主義文化(中國、日本、台灣)
    自我認同 強調個人獨立性、自主性 強調群體依存性、人際關係
    決策方式 依據個人信念與目標 依據群體期望與社會角色
    行為動機 追求個人成功與成就 追求人際和諧與社會適應
    人際關係 可選擇、較具彈性 穩定、基於社會責任
    情緒表達 直接表達、強調個性 抑制情緒、強調人際和諧
    (1) 自我與社會的關係
    • 獨立我:個體視自己為一個獨立的單位,強調「我」與「他人」的區別。
    • 相依我:個體認為「我」存在於社會關係之中,與「他人」密不可分。
    (2) 行為的動機來源
    • 獨立我: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個體根據個人價值觀與目標行動。
    • 相依我: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個體根據社會角色與關係需求調整行為。
    (3) 人際互動方式
    • 獨立我:較少受到社會期望影響,人際關係可以自由選擇,且變動性較大。
    • 相依我:社會關係較為穩定,個體需維持與他人的連結,並在互動中保持和諧。
    (4)文化影響:東西方的比較
    • 西方文化(如美國、英國):個人主義較強,獨立我更普遍,人們鼓勵表現個性與競爭。
    • 東亞文化(如中國、日本、韓國):集體主義較強,相依我更普遍,人們強調人際和諧與社會責任。
  3. 文化影響下的適應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獨立我與相依我各有其適應價值:
    • 在個人主義文化中,擁有獨立我概念的個體通常更容易適應,因為社會強調個人能力與成就。相依我概念較強的人可能會感到壓力,因為社會期望個人能夠展現獨立性與自信。
    • 在集體主義文化中,相依我概念較強的個體適應性較高,因為社會強調人際和諧與群體責任。獨立我概念較強的人可能會被視為不合群,甚至遭受社會排斥。
    ■ 文化影響案例
    • 跨文化適應挑戰:東亞學生到美國留學,若原本的相依我概念較強,可能會因為美國強調個人競爭而感到不適應。
    • 全球化的影響:隨著社會變遷,許多文化開始融合,例如台灣、日本的年輕世代逐漸接受獨立我概念,而美國職場也開始重視團隊合作(相依我的元素)。
  4. 結論
    獨立我與相依我是兩種不同的自我概念,各自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發展並適應不同的社會需求。個人主義文化鼓勵個體發展獨立性,而集體主義文化則強調社會連結與角色責任。理解這兩種自我概念,不僅有助於解釋跨文化適應現象,也能幫助個體調整自己的行為方式,以適應不同社會環境。
延伸學習
關鍵詞
獨立我、相依我、自我建構、個人主義文化、集體主義文化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心理學相關課程,
請填妥下列相關資料,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課程內容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Email 或 Line ID
姓名
電話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