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名
Sullivan 人際關係理論簡介(二) -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50710
這一篇我們會繼續介紹Sullivan人際關係理論中的人格與發展及異常的內容。
一、人格化(Personifications)
個體在不同發展階段形成的關於自己和他人的形象,可能準確或因需求和焦慮而扭曲。
- 壞母親、好母親(Bad-Mother, Good-Mother):嬰兒對不滿足其飢餓需求的乳頭(或照顧者)形成的模糊形象為「壞母親」,而從溫柔合作的照顧者那裡獲得的形象為「好母親」。
- 我人格化(Me Personifications):
- 壞我(Bad-me):源於嬰兒從照顧者那裡獲得的懲罰和不認可的經驗,伴隨焦慮。
- 好我(Good-me):源於嬰兒從照顧者那裡獲得的獎勵和認可的經驗,減少焦慮。
- 非我(Not-me):當嬰兒遭遇突發的嚴重焦慮時,會將相關經驗「解離或選擇性不注意」到「非我」人格化中,這些經驗通常以噩夢、精神分裂症發作等形式出現。
- 意象人格化(Eidetic Personifications):指兒童為保護自尊而創造的「不切實際的特質或想像中的朋友」。沙利文認為這些想像中的朋友對兒童的發展可能與真實玩伴同樣重要。
二、認知層次(Levels of Cognition)
指感知、想像和概念化的方式:
- 原始層次(Prototaxic Level):嬰兒最早、最原始的經驗,無法與他人溝通,例如飢餓或疼痛的感覺。在成人中表現為模糊的感覺、印象,無法用語言表達。
- 傍喻層次(Parataxic Level):前邏輯思維,通常假設兩個碰巧同時發生的事件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其意義是私人的,只能以扭曲的方式溝通。例如,兒童錯誤地認為說「請」就能讓糖果出現。
- 句法層次(Syntaxic Level):指「經由共識驗證」(consensually validated)且可以透過符號準確溝通的經驗,例如語言。這是最有意義的人際溝通形式。
三、發展階段
Sullivan提出了七個發展階段,人際關係貫穿其中:
- 嬰兒期(Infancy) (0-2歲):從出生到習得句法語言。嬰兒透過母性照顧者的溫柔而變得有人性。焦慮透過同理心從母親傳遞給嬰兒。此階段有「好母親/壞母親」和「好我/壞我」的區分。
- 兒童期(Childhood) (2-6歲):從習得句法語言到需要同伴。母親仍是重要他人,但兒童開始將「好母親」和「壞母親」融合,並區分不同照顧者。此階段可能出現「想像中的玩伴」,有助於兒童為未來的親密關係做準備。
- 青少年前期(Juvenile Era) (6-8.5歲):從需要同伴到找到單一好友(chum)。兒童應學會競爭、妥協與合作,這些技能對未來的社交化至關重要。
- 青春期前(Preadolescence) (8.5-13歲):Sullivan認為這是最關鍵的階段。此時期個體首次展現對特定同性個體的「親密」需求,而非以自我為中心。「愛」在此階段萌芽,「當另一個人的滿足或安全對自己來說變得同樣重要時,愛就存在了」(Sullivan, 1953a, pp. 42–43)。此階段的經驗對未來人格發展至關重要,早期階段的錯誤可以在此階段透過親密關係得到彌補。
- 青少年早期(Early Adolescence) (13-15歲):從青春期開始到需要與一人產生性愛。此階段「親密」與「慾望」並存並經常衝突,焦慮和自尊問題頻繁。
- 青少年晚期(Late Adolescence) (15-18歲):年輕人能夠將「慾望」與「親密」導向同一個人。性活動模式穩定,對異性的渴望不再僅限於性對象,而是能夠無私地愛對方。此階段完全由人際關係決定。
- 成年期(Adulthood):成功完成青少年晚期後進入成年,能夠與至少一個重要他人建立持久的愛情關係。Sullivan認為成熟的成年人能夠感知他人的焦慮、需求和安全感,並主要在句法層面運作。
四、心理障礙與心理治療
Sullivan認為所有心理障礙都源於「人際關係的起源」,且可以透過患者的社會環境來理解。他強調「每個人都比獨特更簡單地人性化」(Sullivan, 1953a, p. 96),這意味著心理困境是所有人都面臨的人際關係問題的誇大版本。
他的早期治療工作主要針對精神分裂症患者,並將其分為兩類:有機原因的和情境原因的。他主要關注後者,因為它們可以透過人際精神病學來改變。解離反應常常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兆,表現為孤獨、自尊低下、詭異情緒和焦慮增加。
Sullivan的心理治療旨在「改善患者與他人的關係」。治療師充當「參與觀察者」(participant observer),與患者建立面對面的人際關係,並提供機會讓患者建立句法溝通。沙利文的治療重點是幫助患者改善預見能力,發現人際關係中的困難,並恢復參與共識驗證經驗的能力。
關鍵詞
Sullivan、人際關係、人格化、青少年、心理障礙、心理治療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該期刊-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