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神經典型性與神經多樣性(二) 歷史與思想淵源 - 心理學X檔案
篇名
神經典型性與神經多樣性(二) 歷史與思想淵源 -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51020

神經多樣性典範並非憑空出現,而是植根於更廣泛的社會正義運動,並在特定技術與社會條件下得以成形。本篇將追溯其思想脈絡,從殘疾人權利運動的先驅,到線上社群的集體智慧,再到其如何從一個學術概念擴展為全球性的社會運動。

先驅:殘疾人權利與自我倡議

神經多樣性運動在思想上與更廣泛的殘疾人權利運動一脈相承,特別是其對「殘疾的社會模式」的採納 。在自閉症自我倡議的歷史中,一個里程碑事件是吉姆・辛克萊(Jim Sinclair)於 1993 年發表的演說《不要為我們哀悼》(Don’t Mourn For Us)。該演說強烈主張,自閉症是一種固有的存在方式,而非一個值得哀悼的悲劇 。此宣言為後續將自閉症視為「差異」而非「缺陷」的觀點,奠定了堅實的哲學基礎。

朱迪・辛格與線上自閉症社群的角色

「神經多樣性」一詞,首次由澳洲社會學家朱迪・辛格(Judy Singer)在其 1998 年的社會學榮譽論文中公開發表 。辛格本人亦身處自閉症譜系,其研究深受個人家庭三代女性的經歷所啟發 。她的工作具有明確的政治意圖,旨在將自閉症自我倡議運動,定位為一個可與女性主義或同性戀權利運動相提並論的新興社會運動 。

然而,此概念的形成是一個集體共創的過程。它源於早期網際網路論壇中的討論,特別是一個名為「自閉症譜系獨立生活」(Independent Living on the Autistic Spectrum,簡稱 InLv)的郵件列表 。這些數位空間對於連結地理上分散的個體、塑造集體認同至關重要。關於辛格究竟是「創造」了這個詞,還是僅僅是「推廣」了一個已在社群中醞釀的概念,至今仍在持續討論,一些早期倡議者對將功勞完全歸於她個人提出了質疑 。

從學術概念到全球運動:一個思想的傳播

此術語在經由記者哈維・布魯姆(Harvey Blume)的一篇文章報導後,獲得了更廣泛的關注 。此後,這場運動在網路上有機地發展壯大,其所利用的平台恰好符合許多自閉症人士的溝通偏好 。這展示了運動的訊息與其傳播媒介之間強大的協同效應。

神經多樣性運動的崛起,清晰地展示了科技如何成為社會變革的催化劑,為邊緣社群創造了可及的交流空間。網際網路不僅僅是傳播思想的工具,更是集體形塑此思想的孵化器。資料反覆強調,這場運動起源於早期的線上論壇 。這些平台的設計「恰好符合許多自閉者的需求」,這意味著傳統的線下組織形式本身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障礙。這些線上空間提供了一個「安全空間」,讓個體得以在免於神經典型世界的社交壓力與感官超載的環境中,建立連結並形成共同認同。因此,網際網路的存在,是這場運動在特定時間以特定形式出現的必要前提。科技賦予了社群力量,社群發展了理論,而理論則點燃了運動的火焰。

根本性的分歧:醫療模式 vs. 社會模式

要掌握神經多樣性典範的批判核心,就必須理解其所依據的基礎理論框架:對「殘疾」的兩種截然不同的詮釋。這兩種模式——醫療模式與社會模式——的分歧,構成了整個運動的論述基礎。

醫療模式:視神經差異為病理

醫療模式(Medical Model)將殘疾視為一個純粹的「個人問題」——一種位於個體身體或大腦內的缺陷、疾病或異常狀態 。此模式的焦點在於「治療」、「修復」或「矯正」個體,使其盡可能地符合社會的「正常」標準 。其最終目標是改變「人」。在此框架下,「問題」的根源被歸咎於個體的損傷(impairment),例如自閉症本身。而權力則掌握在專家(如醫生、治療師)手中,由他們進行診斷並開出干預處方。

3.2 社會模式:視障礙為社會建構

與之相對,社會模式(Social Model)對「損傷」與「障礙」(disability)做出了關鍵性的區分。

  • 損傷(Impairment):指個體生理或神經上的差異或損害。
  • 障礙(Disability):指由社會環境所施加的限制與壁壘,這些壁壘使得有損傷的個體無法完全參與社會。

社會模式主張,人們之所以「被致殘」(are disabled),並非因為他們的損傷,而是因為社會的設計完全為非損傷的主流群體服務 。在此觀點下,問題的根源不在個體,而在於一個充滿障礙且缺乏包容的環境。例如,一個輪椅使用者行動不便的「損傷」,是因為缺乏坡道而被「致殘」;一個對光線敏感的自閉症者的「損傷」,是因為辦公室刺眼的螢光燈與嘈雜的環境而被「致殘」。因此,社會模式的目標是改變「社會」,透過移除障礙和促進包容來實現公平,而非試圖改變個體。

模型的綜合:邁向對損傷與障礙的細緻理解

神經多樣性典範並非全然否定醫療模式的價值。在某些論述中,它被視為介於兩種極端模型之間的「中間地帶」或一種「新的綜合」。此典範承認神經差異的生物學現實(即損傷),也承認這些差異有時確實會引發內在的困難或痛苦,可能需要專業的支持或治療。

然而,其論述重心與社會模式高度一致:它堅定地認為,神經多樣者所面臨的絕大多數「障礙」,源於其神經類型與一個建立在神經典型假設之上的社會之間的「不匹配」(mismatch)。問題的核心,是深植於社會結構中的「神經典型特權」。

延伸學習
關鍵詞
神經多樣性、自閉症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心理學相關課程,
請填妥下列相關資料,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課程內容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Email 或 Line ID
姓名
電話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請區分大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