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可能曾經擁有過某些熱衷的事物,能夠讓我們廢寢忘食的一頭鑽進去。這是所謂內在動機的推動力,讓我們得以長時間的持續某些活動不停止。
然而,能夠引發我們產生行動的不只有個體內在的因素,也包含了外在事物對我們的吸引力。心理學家把這些外在能引發個體有目的行動的事物,稱為「誘因」或「外在動機」。比如我們喜愛的酬賞物,諸如小獎品、小禮物、兌換券等物質。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在引發我們的行為上有什麼樣的關係呢?1973年心理學家Lepper、Greene和Nisbett等人進行了一項頗為有趣的實驗,揭開了我們對這兩種動機關係的理解。
尋找愛畫畫的孩子們,然後搞砸他們的興趣?
Lepper等人找來了一群喜愛畫畫的小孩,並在實驗開始前計算這群小朋友畫畫的平均時間,作為量化的內在動機,並在之後以此時間長度為比較的基準點。
接著將這群小朋友分為三組:
第一組為「預期有獎勵組」:在畫畫前告知畫完會有獎勵。
第二組為「無預期有獎勵組」:在畫畫後才給予獎勵,對小朋友來說獎勵是意外的收穫。
第三組為「無獎勵組」(也就是控制組):畫完之後未給予獎勵。
在第一次實驗進行兩周後,請同一群小朋友再回到實驗室畫畫,並重新計算各組小朋友畫畫的時間與品質。結果發現第一組的小朋友畫畫的時間變少,且品質下降(較為隨意);第二組與第三組與一開始畫畫的時間相比,則沒有明顯差異。
在第二次實驗結束之後,分別詢問不同組別的小朋友為何畫畫,只有第一組的小朋友回答:「因為想要拿到獎品所以才畫的」。由此可知第一組的小朋友的內在動機變弱了,同時在對自身的行為歸因上,推論自己的動機是來自外在酬賞。這即是所謂的「過度申辯效應」。
外在動機不好嗎?
這個實驗顯示出外在動機因素有時候會減損我們內在動機的強度,讓我們把行為的原因歸在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上。同時也忘了自身一開始從事這些行為的理由,但這並不表示外在動機/誘因都是不好的。這個實驗的結果讓我們知道的是「不適當的外在動機/酬賞」會降低我們從事活動原初的熱情。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並沒有忘記自己一開始的初衷,那麼安排給予自己外在的酬賞物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