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道德發展」與「另一種聲音」:Kohlberg與Gilligan
在Kohlberg的道德的認知發展理論框架內,多數成年女性的道德判斷被評定為較低階段。這是因為女性往往更看重情境的細節和人際關係,而不願對假設情境下的困境做出簡單判斷。Gilligan批評了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認為該理論過度強調正義原則,而忽視了關懷的重要性。
Gilligan認為女性在面對倫理困境時,往往採用與男性不同的思考和表達方式。她將女性的思維方式稱為「關懷倫理」,與男性的「正義倫理」形成對比。這種性別差異源於自我形象的不同:男性傾向將自我定義為獨立個體,因此更關注個人權利和公平正義;女性則將自我定義為與他人之間的關係網絡,更重視責任、忠誠和照顧他人。這些自我形象的差異可追溯至童年時期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的不同經歷和互動。
傳統心理學家如Kohlberg提出的道德發展理論,強調以公平正義為最高道德準則。但Gilligan指出,這些觀點忽視了女性所重視的關懷取向。女性在面臨倫理困境時更看重情境細節和維繫人際關係,而不願就是非曲直做簡單判斷。她將這種思維方式稱為「關懷倫理」。
關懷倫理的發展階段
為了研究女性的「關懷之聲」,Gilligan采訪了一組正在考慮是否墮胎的女性。這些女性在討論選擇時都圍繞著「自私」和「責任」這些關鍵詞展開。Gilliga在整理這些討論之後,將女性在關懷倫理框架下的道德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
單純關注個人存活 (傳統前道德階段):
這個基礎階段的女性只關注自身利益,缺乏道德意識和「應該」的概念,只考慮滿足自己的欲望。研究中提到一些年輕懷孕婦女的想法,如「除了不想要這個孩子,我什麼都沒想」等。
-
將善良等同於自我犧牲 (傳統道德階段):
這個階段的女性將自身價值定義為關懷他人的能力,努力尋找不會傷害任何人的解決方案,甚至願意犧牲自我來滿足他人需求。她們會聽從周遭人的建議做出選擇,比如在研究中提到有一位為了情人而選擇墮胎的女性。
-
為選擇承擔後果的責任 (傳統後道德階段):
到了這個最高階段,女性意識到無論作何選擇都難免會傷害某方。她們開始真正掌控自己的生活,在權衡矛盾責任後作出選擇並為此承擔責任。她們不再單純討好他人,而是平等對待關懷自己和關懷他人。
因此,Gilligan將女性道德發展描述為一個從自私、他者至平等地兼顧自我和他人的漸進過程。強調關係和責任意識在道德判斷中的重要作用。
結論
Gilligan提出了"關懷倫理"的觀點挑戰了傳統心理學理論中過度強調「正義倫的男性偏向。這補充了傳統理論忽視女性經驗的盲點。Gilligan從女性的角度出發,揭示了性別差異對道德發展的影響。她認為男女在自我形象、價值觀等方面的差異,導致了他們在面對倫理困境時的不同思維方式和聲音。這為重新審視性別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礎。
同時這樣的觀點也對傳統男性化的發展理論提出挑戰和批評,如指出科學研究長期忽視女性樣本、低估女性的道德成熟度等問題。這推動了心理學從單一男性視角走向更加包容多元經驗的方向。並且開啟了融合"正義倫理"和"關懷倫理"兩種聲音的可能性。Gilligan認為在道德的最高層次,兩種取向是可以融合以實現更高的人性價值。這為重塑一種更加完整的道德理論提供了契機。
但這樣的觀點也激發了人們對性別刻板印象和定型的反思,引發了社會對性別平等問題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Gilligan的理論在方法論和內容上都具有開創性,它豐富了對女性經驗的理解,推動了心理學研究視野的拓展,並為構建一種更加包容的道德理論貢獻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