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心理學X檔案 歷期釋放內心的枷鎖:Worthington 的寬恕理論 - 心理學X檔案
篇名
釋放內心的枷鎖:Worthington 的寬恕理論 - 心理學X檔案
作者
黃以迦
說明
發佈時間:20250407

在我們每一段人際互動中,衝突與傷害幾乎無法避免。朋友的背叛、伴侶的不忠、親人的冷漠——這些經歷留下的痛苦,時常讓我們困在怨恨的牢籠中,難以釋懷。然而,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寬恕不只是對他人的恩惠,更是一種自我療癒的力量。其中,Worthington 等人提出的「寬恕理論」(Forgiveness Theory)深刻地描繪了寬恕的心理歷程與實踐方法,成為理解與培養寬恕能力的重要框架。

一、理解寬恕:情感與認知的釋放

首先,Worthington 強調,寬恕不等同於忘記或為對方開脫責任。相反地,寬恕是個體主動選擇釋放對冒犯者的負面情緒(如怨恨、憤怒與報復心),並努力尋求內心的平靜。這是個體為了自我修復所做的心理決策,而非對冒犯行為的否認。

他提出,寬恕包含兩個層面:

  • 情感層面(Emotional forgiveness):減少對冒犯者的敵意,培養同理與善意。
  • 決策層面(Decisional forgiveness):做出「不再尋求報復」的承諾,改變行為意圖。

這兩者相互影響,但彼此獨立。人們可以先做出不報復的決定(行為上的寬恕),情感上的平復則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二、寬恕的五階段歷程:REACH 模式

為了讓人們更有效地實踐寬恕,Worthington 等人發展出一套實證基礎的五步驟模式,稱為 REACH 模式。這不僅是理論更是可操作的方法,因此被應用於心理治療與輔導工作中。

R:Recall(回顧事件)
勇敢而誠實地面對傷害事件,回想起冒犯者的行為以及當時的感受。這一步是過程的基礎,讓人們正視痛苦,而非逃避或否認。

E:Empathize(設身處地)
試著理解冒犯者的處境與動機。透過同理心,個體可以看見對方作出傷害行為背後的可能脆弱或誤解,降低「惡意歸因」。

A:Altruistic gift of forgiveness(利他的寬恕)
視寬恕為一種「無償的禮物」送給對方,不是因為對方值得,而是因為自己願意釋懷。這種「利他的寬恕」能解放自我,使個體不再被怒火與怨恨所束縛。

C:Commit(承諾寬恕)
做出明確的承諾,例如寫下一封寬恕的信或告訴信任的人自己已決定寬恕。這一步鞏固寬恕的行動力,防止反覆糾結於負面情緒。

H:Hold on to forgiveness(維持寬恕)
寬恕並非一次性的行為,而是需要反覆堅持的心理努力。面對再次湧現的痛苦記憶時,提醒自己已經選擇寬恕,並繼續努力維持這種心態。

REACH 模式的力量在於,它既考量情感層面也關注行為與承諾的落實,使寬恕成為可學習、可練習的心理技能。

三、寬恕的心理效益:釋放自己而非只為他人

Worthington 的研究強調,寬恕最終受益的,其實是選擇寬恕的當事人自己。研究發現,實踐寬恕的人通常擁有:

  • 更低的心理痛苦:降低焦慮、憂鬱與憤怒感。
  • 更佳的人際關係:改善與冒犯者或他人的互動品質。
  • 更強的身心健康:減少壓力荷爾蒙、改善心血管健康。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寬恕還能增強自我概念,促進心理成長。透過寬恕,個體能重新掌控自身情緒,重建「我不是受害者」的積極自我認知。

四、文化與寬恕:不是「被迫原諒」,而是「選擇寬恕」

在許多文化中,寬恕有時被誤解為「屈服」或「縱容」,特別是在集體主義社會中,維護自尊與面子可能使寬恕變得更加困難。然而,Worthington 的理論強調:寬恕是「出於選擇的心理解脫」,而非迫於壓力的妥協。這讓寬恕不再是單純的道德命題,而是出於對自我療癒與成長的追求。

無論是在個人創傷修復、人際關係重建,還是在集體衝突(如族群對立、歷史創傷)中,Worthington 的寬恕理論都提供了一種跨文化且具療癒力量的心理學視角。

走向心理自由的路徑

寬恕從來不是輕而易舉的選擇,尤其當我們面對深刻的傷害。然而Worthington 等人的寬恕理論提醒我們:寬恕是可以學習的,它是一套心理歷程,也是自我成長的契機。當我們學會如何透過回顧、同理、承諾與堅持,慢慢釋放內心的枷鎖時,不僅是對他人的寬恕,更是對自己的解救。

參考文獻
Worthington, E. L., Jr. (2006). Forgiveness and reconciliation: Theory and application. Routledge.

延伸學習
關鍵詞
寬恕理論、Worthington、寬恕
刊名
心理學X檔案
想瞭解心理學相關課程,
請填妥下列相關資料,服務人員將儘速與您聯繫。
詢問課程內容
詢問類科
上課方式
詢問班別
Email 或 Line ID
姓名
電話

本人同意高點‧知識達公司及其關係企業與合作對象,得直接或間接蒐集、處理及利用本人之個人資料。

驗證碼
按一下重取驗證碼(請區分大小寫)